多少的父母都在用無微不至的叮嚀囑咐,
去幫助壞事的發生。
同時也在悄無聲息的摧毀孩子的自信。
這看起來是關懷。
但其實你對孩子的擔心,
正演變成一場詛咒
你可不能再把校服丟了
不久前,孩子上學要穿校服,而我們的已經丟了。
這個時候,一位非常熱心的媽媽借給我一件,我興高采烈地去拿了回來。
鑑於孩子經常丟三落四,我很擔心孩子把這件校服弄髒或者弄丟了,再三叮囑孩子“一定要把校服拿回來,別丟了”。
到晚間的時候,孩子的確把校服拿回來了。
可是,讓我啼笑皆非的是,他把別人的校服拿回來了。好在,他借的別人的校服並沒有丟,只不過被其他孩子拿走了。
一般來說,對於他自己的衣服,我是不會擔心他弄丟的,丟了就丟了,大不了買一件。
可是此事涉及到第三者利益(我很在意的部分),於是我的擔心超過了正常的水平。
我很快地覺知到了,我的擔心被應驗了。
在這件事情上,我表現出了過度的擔心,從而在孩子心中強化了“丟了”的部分,讓一切成真。
這種事情,在生活中其實是非常常見的:
“你不要把水搞潑了”,
過一會,水潑了。
“你不要忘記自己的作業”,
快到學校了,他發現作業沒有帶。
“在學校不要跟人打架”,
過幾天,因為打架老師找上門來。
人常說,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會發生。抑或是,怕什麼來什麼。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往往真的是如此。
那麼,這個運作機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越是擔憂,越是強化
如果對你說:“現在不許在腦子裡想像兔子”。
很顯然,你的腦海裡會浮現出兔子的畫面,而並非“不許想兔子”的畫面。
明白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事情總是以你不希望的方式去發展:因為你已經給了各種負向的強調和強化。
這是一種負向的暗示和催眠。
關於此,心理學上的墨菲定律,說的是: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孩子要去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母親對著孩子說“千萬不要緊張,不要粗心”。
於是,本來沒多緊張的孩子聽到“緊張”、“粗心”兩個關鍵詞,馬上就緊張起來了。
進了考場,整個人的狀態是緊繃的,放鬆不下來。在這種狀態下,做不到認認真真,看題目也顯得很粗心。
成績出了,媽媽可能會說,“叫你別緊張別粗心,你看看,題目都漏了。”如此循環往復。
父母長期在孩子麵前憂心忡忡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它就等於提前暗示了“不好的結果”,“負面的狀況”,孩子的心裡已經無形的被種下了種子。
孩子本應該輕裝上陣,
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但是由於父母一再的強化各種擔憂,
孩子會因為接受了這些負面的信息,
變得更加畏手畏腳,缺乏勇氣。
總是被父母的焦慮、叮嚀、擔憂圍繞的孩子,在他們的內在,無法對自己做好這件事情充滿信心。
反而是跟父母一樣,各種焦慮和擔心,就容易呈現一個不好的結果。
越是擔憂,越是不信任
父母對孩子的事情憂心忡忡,還透著一種不信任和隱藏的控制感。只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
我在對你擔憂的時候,潛台詞是——
“這件事我不相信你能夠做好”
“沒有我,你什麼都乾不好”
“你還是回來,乖乖地讓我幫你吧”
甚至是,“請繼續接受我的控制,可好?”
父母擔心孩子的時候,也是父母複製自我創傷的時候。
我們不僅將自己內在的匱乏、不安全感投射了出去,還將我們沒有得到的允許、控制施加了出去,藉此來獲得存在感:
我對於你而言是權威的、優秀的。我不僅對你現在的情況有所判斷,還對你未來的情況做出了判斷。
不是我不給你自由,是你不值得相信。
然而,對此,孩子會有什麼感覺呢?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每當父母對孩子特別不放心,免不了各種擔憂和叮囑的時候,孩子經常會特別的不耐煩,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生氣。
父母有的時候不理解,認為孩子害怕自己嘮叨,然後態度上讓自己難以接受。
“我不就是關心他嗎?為什麼態度這麼差?”
其實,孩子並非僅僅害怕嘮叨(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這裡暗含著自主權和信任感上的爭鬥:
“為什麼你總是不相信我能干好這件事?”
“這是我自己的事情,請你閉嘴!”
每個個體都是通過一點點做成某些事情獲得掌控感和自信心,父母的這種不信任感會大大引發孩子的挫敗感。
即便是成功完成了某些事情,也深深感到是不被信任和祝福的。
你對孩子的擔憂,正演變成一場詛咒
上面我們說到過,父母對孩子的擔憂,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負向的暗示和催眠。
一個孩子慢慢的長大,他性格的養成以及認識自己的一切,幾乎都是經由與父母的互動。
如果父母過度擔心,孩子就會從這個互動中看到怯懦的自己,從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會變成你日夜擔心的那個樣子。
前不久我在幼兒園老師那裡聽說了一個故事,也證明了這種過度擔心,消極暗示對孩子的傷害。
園裡有個孩子,長得美麗可愛,就是有點嬌氣。
冬天來到的時候,每次老師讓小朋友們去戶外活動,小女孩都會說:我媽媽說了,我是早產兒,進過保溫箱的,體質比較弱,不能在外面吹冷風的。
老師鼓勵她像其他孩子那樣攀登跑步踢球,她都說:我媽媽說,我是早產兒,不能這個,不能那個……
吃飯的時候,只吃一點點,挑食很厲害,她又說:我媽媽說了,我是早產兒,從小腸胃不好,不能多吃,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
老師看著這個可愛又不太合群的小女孩,心裡非常難受,她已經被媽媽的“早產兒”魔咒點了穴道。
這對孩子不僅不利,而且有害。既影響她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也乾擾了她正常的人際交往。班裡的小朋友提到她都會脫口而出:那個早產兒……
更可怕的是孩子形成了習慣性的脆弱和無助感。這種無助感讓她放棄了嘗試、挑戰還有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而這一切其實是父母過度的擔心和焦慮引起的。它們的危害已經遠遠超過了早產兒本身。
如果這個孩子一生都帶著這樣的信念,那她就真的不可能真正健康起來了,因為她會在未來的生命中,把自己健康、正常的可能性扼殺掉。
而如果我們沒有過度的擔心,允許孩子心智健康的去進行一些可以讓她健康的活動、社交、運動,孩子久而久之,就會成長成為一個身體健康、活潑有力的人。
當你知道了過度的擔心就是詛咒,你還要為孩子這樣的擔憂嗎?
祝福和相信,才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法寶
前不久,孩子要離開父母去參加一個獨立營,因為要到外地去住幾天,很多爸爸媽媽都表現出了各種擔憂:
孩子坐那麼久的汽車,是不是太累了?
孩子睡帳篷,蚊子是不是太多了?
孩子之間起了紛爭怎麼解決?
甚至有家長提出了自費去跟著,不放心。
還好,這個團隊的組織者是有經驗的,一一拒絕了家長們提出的跟隊要求。
當時,我的內在對孩子出去是沒有擔憂的,我在心底里相信他可以做到,並且給予了他深深的祝福,希望他戀上這種自由放飛的感覺(其實也希望我能趁機休息一下)。
從後來的情況看,父母們的擔心的確是多餘的,孩子們不僅玩得異常開心,還比平時吃飯更好,團隊意識更足。
回程的時候,因為堵車,車程長達八九個小時,孩子們雖然累,但都堅持下來了。
看到這些,父母們突然覺得是自己低估了孩子的潛力,過分擔憂了。
當然,我們不提倡父母擔憂,並不是說我們就什麼都不管了,盲目的樂觀。而是這些允許都應該建立在我們認為“相對安全”的範圍之內。
比方說:
女孩子單獨出門,無論多大可能都要講究場合、時間等等,做好安全保護工作;
年幼的孩子在公共場合一定要緊緊盯牢,決不能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等;
在保證孩子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剩下的,把祝福和信任送給我們可愛的孩子。
另外用積極正面的語言去表達。
比方說,你擔心孩子把水潑了,可以說“加油,端平一點”亦或是“拿穩杯子”,
擔心孩子考試犯錯,你可以說“你是最棒的,只要你聚精會神的去做,一定沒問題。”
當然,語言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你要對你說的話或者念頭深信不疑,這樣,才會真的形成良好的支撐。
帶著父母的信任和祝福,孩子能把精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加上父母有積極的心態和正面的語言,孩子很容易關注美好的事物。
有利於完成這件事情的人和事,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心態好的人,往往運氣好”。
因為他們對於一件事情,沿襲了父母的樂觀和積極,除了腳踏實地地做,不把精力浪費在擔憂和恐懼上,可以集中精力、信心滿滿地做眼前的事。
而孩子們在信任和祝福的氣氛中達到想要的結果,又會形成良性循環。
知道這個秘密以後,只要是想起來的時候,我都會對我的孩子說以下的語言:
“祝福你體驗健康豐盛的人生。”
當然,我的這種祝福會一直持續不斷地送給他。您也可以試試。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