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貨眼裡,做菜如果沒有薑,那這道菜就總感覺是少了點什麼。在醫生眼裡,薑已經不止是佐料那麼簡單了。當我們還吃著薑的時候,薑已經憑藉自身“高顏值”衝出美食界,闖入中醫領域,佔領一大山頭。
今天,就從“為什麼姜還是老的辣”說起。
其實,沒有那麼多為什麼,不過是老薑較當年生的嫩薑會積累更多姜辣素,味道也就更“辣”。
薑《本草綱目》記載:姜益脾開胃,止吐,溫經驅寒,解頭疼、發熱,治療霍亂腹痛、吐瀉之疾等。民間也常有“家備有小薑,大病不慌”的諺語,適當吃些生薑,好處多多。
2017年,國際頂級雜誌《自然》子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生薑不僅可以用於傷寒感冒的治療,或許還有助於預防和治療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未來,將生薑提取物做成藥物,用於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的治療和預防指日可待。
2018年,生薑又一次登上國際頂級雜誌,中國科學家在《細胞》子刊發表的一項研指出:姜中的類外泌體顆粒中的小RNA,會影響腸道菌群,從而完善腸道的屏障功能,減輕小鼠的結腸炎。首次證實了,生薑中的類外泌體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
在中醫看來,薑是偏於溫熱的,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等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
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中西醫聯合證明:你媽讓你吃薑,並不是媽媽覺得你應該吃薑,而是其背後嚴謹的科研成果在驅動。
薑的神奇功效
薑除了能吃,你絕對想不到它還有如驚人的功效。
1、治療嘔吐:生薑汁5克,蜂蜜10克,加水50ml,煮沸服用。
2、治療風寒骨疼、關節疼:生薑2-5克,用艾條灸之。
3、治妊娠嘔吐:生薑5克搗碎,加入艾絨,貼於內關,足三里。
4、止痛:生薑100克,積壓敷於疼痛部位,用紗布固定,對急性扭傷有較好的止痛作用,牙痛時,切一片生薑咬在痛處即可止痛。
5、治口腔潰瘍: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使用6~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6、治牙周炎:先用熱薑水清洗牙石,然後用熱薑水代茶飲用,每日1~2次,一般用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7、治咽喉腫痛: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薑水加少許食鹽代茶飲用,每日2~3次,一般用9次左右便可消除喉嚨痛癢。
8、治感冒頭痛:將雙腳浸於熱薑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薑水中加點鹽和醋,並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麵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等症治療效果顯著。
9、治麥粒腫:取熱薑水1杯,借助其熱氣熏眼,熏時睜開患眼,一般每次熏10~15分鐘,每日熏2~3次,止痛消腫效果良好。
10、治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可用熱薑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11、治神經衰弱:每天早、晚空腹各飲濃熱薑水1~2杯,可收到補氣、提神之效。堅持飲用,對神經衰弱、頭暈、煩躁等症具有良好療效。
12、治面部暗瘡:用熱薑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13、治腰肩疼痛:在熱薑水裡加少許鹽和醋,將毛巾浸濕後擰乾,敷於患處,反複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緊張變鬆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14、治暈車暈船:生薑1片貼於肚臍,外貼1張傷濕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15、治凍瘡、凍傷:生薑適量搗爛,泡在適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溫擦拭患處,每日3次。
所以啊,姜用的好,這輩子醫生都不用找了。
禁忌人群
薑雖然好處多多,但是這些禁忌不可忽視。
1、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平日做菜放一倆片提味即可,千萬不可以長期食用生薑。
2、生薑止嘔效果極佳,但是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3、肝炎病人不宜吃薑。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都是忌吃薑的,因為常吃薑會加重其症狀,生薑引起的燥熱對炎症的消除不利。
推薦藥膳
紅糖薑茶
食材:紅糖、金絲棗、小黃薑。
制法:
1、將紅糖、無核金絲棗、薑片放入燉煮的容器中。
2、注入適量清水(用礦泉水為佳)。
3、蓋上蓋子,燉煮半個小時即可。
功效:
防治風寒感冒、暖宮、緩解痛經、可暖胃祛除胃寒(晚上不建議飲用)。
仔薑燜鴨
食材:番鴨(半只),子薑一大塊(三兩),青紅椒絲少許,蒜頭去皮拍扁。
醃料:薑絲,五香粉,白胡椒粉,料酒,鹽,生抽各小許。
準備:鴨洗淨切塊串水放入醃料醃15分鐘備用,子薑切粗絲。
制法:
1、首先把油燒熱,放入蒜和鴨塊大火炒約5分鐘至鴨出油,放入子薑繼續翻炒一會。
2、加少許白糖和鹽,還可以加一點點陳醋,加入水至沒過鴨肉,蓋上蓋中火燜至汁基本收乾。
3、裝盤前,最後一次放入料酒少許,放入青紅椒絲略翻即裝碟。
功效:
補氣養身,驅寒養胃(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