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一向被視為“最養人”的食物。
《本草綱目》稱,早起空腹胃虛,食粥一大碗,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晚間喝粥,滋養腸胃,還能幫助睡眠。
粥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具有溫、軟、淡、香、黏等特點,便於消化吸收,又能保護胃黏膜,增添津液。
特別是粥熬好後上面漂浮著的一層黏稠物質,中醫稱為“米油”,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秋天天氣乾燥,“秋燥”擾人,若這時能喝一些粥,就能起到補充身體水分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搭配豐富的食材,來滋補身體、預防疾病。
不過,粥雖好,卻不可餐餐食用。
粥屬於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一些。且粥“不頂飽”,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
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些肉菜,或在兩餐之間吃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另外,還有兩類人不宜多喝粥:
一是胃不好的人。
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裡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不利於消化。
而且,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總是喝粥,而應有選擇地食用,同時也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嚥,促進消化。
二是糖尿病患者。
粥具有消化快的特點,而且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餓,所以很容易讓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短期內,粥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可能會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適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同時多進食優質蛋白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