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人際交往,而在人際交往中自然對每個人都會有個基礎的判斷。對於一個人的印象往往是以有本事和沒本事劃分。通過生活習慣和細節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沒有本事的人,他們往往都會說這三種"廢"話,不但毫無用處,還很容易看穿。
*****第一種:我盡力了*****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身邊有很多喜歡說這種話的人。最真實的案例就是格力總裁曾經講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她以前招募的一個員工,趕一個很急的項目,他明明平時有足夠的時間去學一些項目相關的東西,但是從來都是在做一些別的事情,而項目真的下來的時候,他亂了陣腳,跟上層請示說自己盡全力都無法完成,請求換一個負責人。而董明珠及時更換了一個特別勤奮的新人,結果提前七個小時完成了任務。
這個故事強調的就是董明珠所說的:"盡力了是弱者為自己開脫的理由,這樣的人永遠都無法爬上金字塔的上層。"我盡力了,聽上去似乎是盡了全部的努力都沒能成功,但是實際上到底有多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馬雲曾經說:"強者是沒有極限的,你覺得那是極限只不過因為你不夠強。"歸根結底喜歡把我盡力了這種話掛在嘴邊的人往往都是沒有能力卻還不願意反思自己的人。
實際上我盡力了這句話對結果毫無改變,對自己毫無幫助,對別人毫無交代,是一句是徹頭徹尾的"廢"話,因此也會被別人一眼看穿,從而留下沒本事的印象。
*****第二種:差不多就行了*****
人言細節決定成敗,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以前我在工廠實訓的時候,用銑床機器去加工鋼塊,銑床是可以精確到0.1的,而有的人則覺得差那麼一公分兩公分看不出來的,差不多就可以了,於是在操縱銑床的時候馬馬虎虎的輸入數據,便開始加工了,同時還去對那些精確到0.1去輸入數據的人說:"多麻煩呢,差不多就行了,加工完了差不多的。"結果等大家的成品放在一起,他的就像一個四不像,最終被老師傅淘汰了。
經常把差不多就行了掛在嘴邊的人,同樣也是那些沒什麼本事的人,他們往往對待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學習馬馬虎虎的學,工作馬馬虎虎的做,早晚都會被人淘汰。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項工作的時候,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是懂得應該認真仔細負責,不能遺漏任何一處細節,這也是他們能夠成功的原因。
而這種差不多先生,往往不懂得仔細和認真的重要性,一邊馬馬虎虎的糊弄一邊說著一些諸如差不多就行了一樣的廢話,這都是他們安慰自己給自己的懶惰找的理由,結果都是自作聰明得一事無成。當他在把差不多就行了掛在嘴邊的時候,別人也可以一眼就看出這是個沒本事的人。
*****第三句:都是運氣不好*****
很多人做事情往往都是三分鐘熱度,靠著一時間的心血來潮和沸騰的熱血去做,但是往往在需要堅持下去或者出現問題之後,就會變得倦怠變得消極。而這個時候有的人在說起這種消極的時候,往往不會考慮是不是自己沒能堅持下來或者自己太輕言放棄,只是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別人明明可以成功就自己不行。
因為他不會明白別人能夠成功是因為別人可以堅持下來。沒本事的人往往喜歡使用運氣不好這樣的托詞,用來掩蓋自己懶惰或者堅持不下去的現實。明明自身沒有能力,卻不想著如何去虛心學習提升自己,反而千方百計的去遮蓋自己的缺點,並且尋找各種理由。這樣的人,往往最終都是一事無成的。
實際上這樣的人本身也會被自己的說辭所催眠,慢慢就會真的覺得自己是沒有問題的,而運氣不好也只是用來催眠自己的廢話,沒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會以一些廢話作為理由,而這樣的廢話實際上一眼就會被看穿,從而辨別出他沒本事的事實。
總結沒有人會喜歡這種沒有本事還喜歡說一些一眼就能看穿的廢話的人,所以有人把以上三種話作為口頭禪,那麼他的定位不難看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