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疫情出現後,就讓人們意識到了免疫力的重要性,且對免疫力有了全新的了解。免疫力是人體的一道防護牆,它強大的時候,可減少病菌和病毒侵襲人體,也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在疫情當前,很多人都想提升自己的免疫力,這樣就可以降低被病毒感染,能夠保證自己安全,也相當於在保護他人。
在疫情之下,除了讓人知道免疫力的意義,還讓人對自己的體溫有了更多關注,一旦發現自己的體溫有異變,就會很緊張,擔心自己被感染了。雖說國內疫情控制得還不錯,但總是會有小規模的疫情擴散,總是讓人放心不下來。
疫情當前的體溫異變,需要關注的是體溫升高,而有人卻發現體溫下降,也應該被關注,有說法稱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且下降趨勢還比較大,能達到30%以上,這是真的嗎?
體溫與免疫力之間有啥關係?
日本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教授、東洋醫學研究所附屬診所醫生川嶋朗,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人類理想體溫是37℃,而且,日本50年前,就做過相關調查,的確日本人的平均體溫在37℃左右,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現代很多人的體溫都在36.1-36.3之內,與50年前相比,人類的體溫相當於下降了1℃。
對於這種現象,川嶋朗表示並不樂觀,它聽說過一種說法,人體溫度下降1度,身體免疫機能就可能下降30%,代謝能力也會下降,嚴格來講,就是人體溫度下降,可能會使得患病風險增加。
川嶋朗曾寫過《溫活》相關書籍,在書中它強調的是提升人體溫度,對保養身體有好處,因為在低溫的情況下,血液循環會變差,營養和血液以及氧氣供應就會不及時,免疫系統也會因此受到破壞,身體素質自然也就容易變差,可能會引起相關疾病。
另一方面,就是反應了人體內的陽氣不足,側面反應就是體內寒氣過剩,在寒氣較多的狀態下,人的體溫也就會自主調節,會顯得比較低。而寒氣變多,會影響氣血的運行,氣血很容易不足,氣血與陽氣都不充足,發生疾病的機率也就容易變大,免疫力和抵抗力就很難正常運作。
至於體溫下降,免疫力是不是會真的下降,沒有統一的答案,畢竟每個人的基礎體溫是不同的,關鍵是這個說法,本身就存在局限性,人體的溫度會不斷的發生變化,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好,當然,體溫一直處於偏低狀態,還是應該有所重視的。
那麼,免疫力差,該如何增強免疫力?
1. 要有自己的交際圈
為啥要重點說明這一點,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交際圈,就無法完全釋放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也沒辦法去分享自己的不快樂和快樂,很容易將事情憋在心裡,長期下來,就很容易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免疫系統並不喜歡壓力太大,也不喜歡壞情緒,長期被壞情緒和壓力困擾,免疫細胞功能會下降,也就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如果想要緩解壓力和壞情緒,擴大或者建立自己的交際圈,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2. 多出去動一動
發現現代的好多人,都不願意走出家門,這種現狀與社會發展有關係,也與社會環境有關係,雖說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卻不能一直持續下去,應該學會改變。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適當多出去看一看,可以調節不良情緒,還能改變人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建議每天抽出30分鐘時間,出來轉一轉,走一走,或者與伴侶一起打打球,和朋友們出門旅遊散散心都是可以的。
3. 每天記得補充奶製品
不管是酸奶,還是牛奶,或者是豆奶,適當多補充,可以給身體補充多種營養素,尤其是鈣物質、蛋白質較為豐富,而蛋白質可以促進免疫細胞分泌,對提升免疫力有著重要意義。早晚喝杯牛奶,不僅可以補充營養,還能有助於睡眠,對保養身體都是有利的。
人體溫度與免疫力之間,可能會存在關係,但不必過於在意,只要體溫不是過於低或者過於高,就都屬於正常,而免疫力下降,確實應該受到關注,要及時的提高免疫力,才能免受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