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為母親,我傾其所能地愛著孩子,盡職盡責地養育著孩子。
在養兒育女過程中,我學習了各種育兒寶典。但很多寶典看起來是在給父母提供方法,其實更多的是在傳遞焦慮。
我並沒有形成一種穩定而一致的養育方式。當孩子慢慢長大後,才發現她有點膽小自卑。
孩子是父母唯一的軟肋,她們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人際模式是否正確。
教育就是設了前因才有結果的行為。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是怎麼把一個膽小的孩子培養出來的?
隨著學習的深入,才明白以前學的育兒知識都屬於“術”層面,是方法論。任何一個問題只有知道其背後的原理即“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兒童心理學等教育理念則屬於“道”,不僅能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更能提升教育思維。
回望過去,總結現在,通過不斷學習總結以前我走過的坑,希望給新手父母一點啟發。
01.不停地指責孩子
以前的我倡導嚴厲教育,給孩子訂了很多標準和規矩,像吃飯睡覺這樣的小事,如果不按標準來就會被責罵。孩子犯一點錯誤,我會立馬糾正指責。
每個人的自尊都是在環境中成長起來,嬰兒剛出生是沒有自尊的,他通過父母及他人對自己的認可來形成自己的自尊。
當父母不停地指責,並不能夠糾正問題,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總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會製造出一個低自尊的孩子,膽小自卑。
為什麼有的父母會不停指責孩子,這是一種焦慮的投射。
這種焦慮感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我們總是不經意複製和遺傳了父母的教養方式。
其次來源於自己對自己的不滿,不停地指責孩子,只是我們自身焦慮的投影。
如果你想要培養一個膽小自卑的孩子,那就不停的去指責他,不斷的挫傷他的自尊心,讓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好。
02.過度關注和保護這世上所有事物都是成雙成對地存在,然後相互轉換,是以相反的方式並存和互補的運行,愛也是如此。
因為愛孩子,就過多地保護孩子,然而凡事具有兩面性,物極必反。過多的愛與保護就形成了控制,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
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就阻止其自由探索探索,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也剝奪了他通過探索學習增加自信的機會。
其實過度的關注和保護也是一種溺愛。她會讓孩子凡事依賴父母,缺少自信。
孩子是不需要太多保護的,讓他去探索一切可以探索的事情,在探索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 當他通過自己的探索學到很多知識時,才能由衷地感到自信。
03.父母言行不一致
很多父母看起來給了孩子自由,其實內心依然想控制孩子,要求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比如明明答應孩子一件事,結果孩子去做時,父母心理很不痛快,語氣和動作都會表現出冷漠和憤怒。
讓孩子不知所措,覺得做什麼都是錯誤的,心理學也叫做雙重束縛。
網上有個關於雙重束縛的段子:有個人養了一隻狗,給狗取名為“別動”。這人經常這樣對狗說話:別動,過來;或“過來,別動”。據說後來那隻狗瘋了。
我在前期的養育過程中,很多時候不能做到言行一致,雖然表面上給了孩子自由,但實際上還是想控制孩子。
現在想來,有些路孩子必須自己走,有些錯孩子必須自己犯,大人是不能代替的。教育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而不是只盯著眼前的錯誤。
讓停止責罵孩子,避免過多保護,減少控制。我們要接納孩子來自於遺傳基因的先天氣質,承認每個孩子就像種子和花各不相同。
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養育自己。養兒育女的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了孩子,更看到了自己育兒即育己。
只有父母不斷成長,提升更高的教育思維和認知,才能明白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健全的人格,不會為眼前的錯誤迷了方向。
我們要的是進步,而不是完美,好父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鼓勵自己,不斷修行,與孩子一起在紅塵中修行,一起成長!
我手寫我心,寫下這些文字,我並不後悔曾經的做法。雖然一直在盡力做一個好媽媽,但對於當時的我,那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
作為一名七歲女孩的媽媽,我不斷學習心理學和育兒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成長,也希望我的文字給每位焦慮的媽媽帶來慰藉!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41rajIiKUSPCoITilOF141wisPHnDaV5fTwFRsETyh-cQ_LVckrnnSCIkQI1twqg/?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