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愛哭是正常的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抱著哄一哄,搖一搖,或者餵幾口奶,孩子就能止住哭泣,可是孩子長大一點後,家長會發現這一套不管用了,有時看孩子哭地傷心去開導孩子,結果卻換來孩子更大聲的哭鬧。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了,心裡想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他們開始用心去感受所處的世界,開始注意別人的眼光,並想方設法引起別人的注意,此時他們的心靈卻也非常脆弱。我家寶貝有一回在客廳自己玩,剛好當時播放著著一首比較傷感的音樂,小傢伙突然哇得一聲就哭了出來,可見小孩的內心有多麼敏感。
此外,孩子對事物的判斷是以大人的情緒表現為參照物的,越小的孩子越是會受到大人的影響。比如孩子摔倒後沒有受傷,如果家長表現地很平靜,那麼孩子往往也就爬起來繼續玩了,相反如果家長很心疼、大驚小怪,孩子也會哇哇大哭。
孩子的哭鬧也是宣洩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他們幼小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經常需要通過哭這種直接的方式來宣洩。適當地釋放情緒,對孩子們的身心是有好處的,但太過激烈的宣洩方式卻對孩子弊大於利,長此以往,會助長孩子形成急躁不安、倔強、無理取鬧的壞脾氣,甚至引發自閉、退縮、缺乏信心的性格。
所以家長面對愛哭的孩子時,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學會更多除了哭之外,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讓孩子學會通過言語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那麼作為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總的來說,家長需要努力讓自己有敏銳地洞察孩子的情緒和需求的能力,積極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並懂得如何引導孩子平和地發洩自己的情緒。
1.給孩子一個擁抱,在孩子大聲哭鬧時,家長首先要讓自己先平靜下來,然後輕輕地擁抱孩子,撫摸他的身體。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撫,獲得了安全感,就會慢慢平靜下來。然後家長再慢慢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的不滿。家長切不可大聲訓斥孩子或自己先慌了手腳。
2.先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孩子壞情緒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長能搞清楚這種原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應對措施了。如果孩子是想通過哭鬧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要求,家長可以堅定但溫和地說不行,然後通過語言或外界事物,巧妙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如果孩子是由於感受到了恐懼、憤怒而苦惱,那麼家長就要抱緊他,先給其安全感,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了什麼,都有媽媽在支持你。
3.幫助孩子合理宣洩情緒,待在孩子的身邊,讓他哭個夠;或拿一張白紙,讓孩子撕扯;或用筆在上面亂塗;通過這類不具有破壞性的方式,可以讓孩子盡情宣洩心中的不滿。
4.借助遊戲遊戲來促進孩子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遊戲是孩子學習和實踐各種技能的理想方式。可以通過遊戲來模仿小朋友之間鬧矛盾,並合理解決的過程;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哄一個“哭泣”的毛絨玩具。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2uYKVCEPeyc7ALf-qX-zWXjHQpVqHUgt7M2fya0y9Ws/?source=tuwen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