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重新裝修一下兒童房,正好我也有裝修的打算,就陪她和孩子一起去選一下裝修方案。
在選方案的過程中,她總是會問孩子:“這個顏色你喜歡嗎?”,“你覺得櫃子做成這樣怎麼樣?”
而她上4年級的孩子回答一直是“還行”,“隨便”,“你決定吧”。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尊重孩子意見的母親和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孩子的對話。
不過當孩子指著一個展示櫃說覺得樣式很好的時候,朋友馬上說:“這個跟房間顏色不搭配,而且實用性也不強。”
當孩子表示想要上下舖的床的時候,朋友又說:“咱家就你一個孩子,要上下舖幹嘛,爬上爬下多麻煩,多危險啊。別光想著玩。”
也許朋友說的話,站在一個媽媽的立場上看都有道理。
但這樣的聊天方式,卻可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意見是不被重視的,與其說出來讓父母反駁,不如說些“隨便”“還行”這樣的話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跟孩子聊天,重要的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我們完全可以試著用更柔軟的方式,跟孩子聊天。
不想讓孩子在孤獨中長大
請做一個會聊天的父母
我還見過一位叫桃子的媽媽,她說她就感覺聊天是一件特別累特別艱難的事情。
她不太敢跟老公聊天,因為老公學歷比較高,總是說她的話是錯的。
她也不太敢跟孩子聊天,因為孩子有時候會不聽她的話,而她一點辦法也沒有。有時候老公聽見了,還會直接指責她不該這樣教育孩子。
桃子還提到,和老公都加了孩子班級的群,但是她也只看別人聊天從不發言,因為她擔心自己說完話會冷場,更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怕老師和其他家長會不高興。
桃子的父親是退伍軍人,主要時間是在外面工作,有假期就去和戰友聚會之類的。在她兒時對她管理很嚴格,基本三句話不離學習。
父親跟她聊的最多的就是問學習成績怎麼樣,問作業有沒有做完。
如果她說成績好,作業做完了,父親會說,“那別驕傲,繼續看書”;如果她成績不好,作業沒做完,父親會說:“那還呆著幹嘛,還不快去學習。”
父女之間,鮮少有親密的對話。
而桃子的母親脾氣也比較暴躁,跟桃子的對話基本都用家長的權威壓制。
比如她問:“媽媽,能不能給我點錢”,媽媽就會一臉嫌棄“天天就知道要錢,又要錢幹什麼”“買水彩筆”“不是買過了嗎?用舊的就行了”
她問:“媽媽,你看到我那件紅色的衣服了嗎?”媽媽看都不看她,就會說“沒看見”“可是我記得我就是放在這個桌子上了呀”“那你就找那個桌子要。”
所以漸漸的,桃子也就減少了跟爸爸媽媽說話的次數,會把話都憋在肚子裡。所以長大後有嫁人的機會,就趕緊離開家嫁人了。
只是她也沒想到,在自己新的家庭,還是一樣難以愉快的聊天。
桃子的遭遇讓人心疼,但是又在情理之中。一個沒有在跟父母的聊天中感受到愛和溫情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無非是兩種:
一種是凡事喜歡咄咄逼人,通過與他人的疏離和對他人的拒絕來實現自我保護。另一種就是向桃子這樣,害怕聊天,害怕說錯話,總是希望能通過聊天得到認同,討好他人。
跟孩子聊天,
你需要掌握這些說話術
其實跟孩子聊天,並不是件很難的事情。想讓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也不一定非要爆發一場爭吵。不想把天聊死,方法還是很多的。
☞跟孩子聊天
請準備好接納孩子的感覺
之前網上有位媽媽帶著6歲的女兒去做戶外拓展訓練,訓練是在大樹之間綁上各種繩索、軟梯和木樁,讓孩子們在幾棵樹之間穿行。
因為高度和平衡性的緣故,很多第一次玩的小朋友都會卡在某一個地方不敢動。
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不敢動的時候,都是在樹下跟孩子說“寶貝加油”,“別怕,沒什麼好怕的”之類的話。
但是這位媽媽就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了你有些害怕。你試試,帶著你的害怕繼續往前走走。媽媽一直在這呢。”
真的想給這位媽媽鼓掌,因為她接納了孩子全部的感覺,而不是認為孩子還小,就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已經意識到,陪孩子聊天應該放下手機和正在忙活的家務,看著孩子的眼睛跟孩子說話。但是往往容易在聊天過程中,先入為主。
當孩子覺得怕,我們會先說有什麼可怕的;當孩子覺得無聊,我們會說這裡多好玩啊;當孩子因為些甚麼事情哭了,我們會告訴他不至於這麼難過的。
可是當孩子的感覺不斷被否定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困惑和憤怒。當我們不斷的暗示孩子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聊天就無法順利的進行下去。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觀察孩子的神態和情緒,給予孩子高度的信任和理解,讓孩子感覺到,跟父母聊天其實是很安全的。這樣,他才可以放心的把他心裡的話講給你聽。
☞跟孩子聊天
別帶太多的目的性
演員陳道明曾經講過自己跟女兒之間的一件小事兒。
他平時工作很忙,不能時常陪在女兒身邊。他自己也覺得有點虧欠女兒的。女兒十歲那年的春節,他和愛人約了一些朋友出去吃飯,也想帶上女兒一起。
臨出門前,他想跟女兒聊會天,就拿起一本書,問女兒:“這個字怎麼念?”
女兒玩得正高興,調皮地躲開了,不回答爸爸的提問。
“格格,過來!”陳道明說。
“就不。”格格笑嘻嘻地回答。
“靠牆站著去。”
陳道明不知為什麼,突然火了起來。見爸爸火了,格格不敢再調皮了,乖乖地靠牆而立,眼裡已經是淚汪汪的了。
陳道明說當時的想法就是:“我說話,她不聽,這不能遷就。”
其實這個事件裡面,孩子的頑皮是可以理解的。她不配合爸爸,絕對不是品質問題,只是玩得開心,不想被打斷,不想面對突如其來的考試而已。
不是所有的聊天都需要告訴孩子什麼大道理,也不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能上綱上線的影響孩子的品行。
很多父母都喜歡把孩子說的所有的話都拐到學習方面,無時無刻都希望通過聊天能提高孩子的思想水平和學習熱情,然而這樣最容易把天聊死。
聊天的目的不是教說話教識字教做人,而是為了把父母的愛傳遞給孩子,為了更多更好的了解孩子,為了能夠跟孩子走得更近,讓孩子通過跟父母的溝通,加深對父母的信賴。
☞跟孩子聊天
多共情,少否定
否定是最常見的聊天殺手。
我有一個朋友,她上學的時候喜歡聽歌,不是狂熱粉絲,簡單的喜歡而已。
她媽媽每次都很鄙視她,“天天聽周什麼倫,王什麼宏,孫什麼姿,張什麼哲,有什麼用?你要去當歌星嗎?”
其實她媽媽是知道這些歌手的名字的,只是為了表示嫌棄才故意這樣說。
而她爸爸則包容很多,會走過來問她在聽誰的歌,問她為什麼喜歡這個歌手,還會跟她一起分析哪句歌詞寫得好,讚揚她有眼光。
甚至還會告訴她只要成績進步,爸爸想辦法幫你買他們的新專輯和海報。
朋友說,那時候明明是媽媽為家里為她付出得更多一些,但是她就是更喜歡爸爸,因為跟爸爸聊天有被尊重的感覺,一點都不累。
她爸爸就屬於共情能力比較好的一部分父母之一。
跟孩子說話,說話時候的態度其實跟話的內容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
有共情能力的父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盡量理解孩子的感受,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即使否定孩子,也會帶著“你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你只是有一點需要調整的問題”這樣的態度來跟孩子溝通。
而喜歡否定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是一種負面的思維習慣。不信任孩子能做對和做好,總是擔心孩子會出現各種不可控制的問題。如果孩子闖禍,甚至會帶著詆毀孩子的態度,類似於:“你看你多討厭”“早就跟你說過……現在證明你又錯了吧”。
所以喜歡否定孩子的父母,一定會跟孩子把天聊死。
☞跟孩子聊天
適當做話題引導員
跟孩子聊天和商業談判以及跟成年人聊天不同,孩子還處在成長階段,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在形成的過程中,對語言的組織能力也相對比成年人遜色不少,除了不能著急和不能急著否定之外,還需要父母進行一些適當的引導。
比如說,問自己的愛人一天過得怎麼樣,愛人可能會從今天領導說我們這季度做得不錯說到晚上回來堵車堵得特別厲害。但是問一個剛放學的孩子一天過得怎麼樣,孩子可能就會回答:“挺好的。”
因為他暫時還沒有把籠統的問題進行細化的能力。一些大範圍的問題,他是不知道怎麼樣進行語言組織的。而且對他來說,這也是件麻煩事兒。
父母不如直接問一些簡單的細節,比如中午在學校吃的什麼呀?好不好吃?今天上了哪些課呀?有沒有同學被批評?
當然,如果想讓聊天繼續下去,還是跟上面的技巧有聯繫。
比如孩子說中午吃的菜裡有胡蘿蔔,不好吃。有父母可能就會教育孩子,胡蘿蔔多有營養。孩子說不喜歡某個老師,父母會教育孩子怎麼可以不喜歡老師,某某老師多好多好……最終,把聊天推向終結。
其實如果父母想更多的了解孩子,就一定要忍耐住想批評的衝動。傾聽孩子的理由,引導孩子把話說完。
可以問孩子不喜歡胡蘿蔔的味道還是做法?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這個老師,你覺得這個老師有哪些優點之類的。
我們常說,有些人會聊天,有些人不會聊天。我們也常常會遠離一些不會聊天,讓人不快的人。但是父母是沒有辦法辭職的“職業”,孩子在未成年階段,也沒有辦法遠離自己的父母。
聊天,是保證一個家庭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
父母越愛孩子,就越需要通過聊天,讓愛自然的流淌進孩子的心裡;父母越想了解孩子,就越需要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去幫助孩子成長;父母越希望孩子健康自信,就越需要在日常的聊天中,經常給孩子積極的鼓勵,用樂觀的態度為孩子加油打氣。
請相信,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繫。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而讓孩子感受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跟孩子好好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