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不會自己長出來,需要透過練習
「老師,我知道應該要放手給孩子獨立,而且老實說:盯他那麼緊,我自己也很累」孩子的爸爸時而搖頭嘆息、時而激動的說著。「可是,每次只要看到他一有時間就玩手機、打連線,或是寧願拿來看漫畫,就是不肯唸書,我一把火就升起來,要我怎麼相信他會自動自發? 」
我看著眼前的這位爸爸,感受到他深刻的無奈,以及對孩子濃厚的擔憂;這些情緒的背後,我相信是源自於愛與關心。
親愛的爸媽,單單這一小段文字,就有好多議題可以談,例如「何以信任孩子這麼難?」、「為什麼孩子學習無動力?」、「面對孩子的課業,我們可以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孩子網路/手機成癮,怎麼辦?」…等。
這些,在我與家長的會談中,通常都會被討論。因為它們幾乎是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們「熱門提問排行榜」前幾名,並且歷經十數年仍居高不下。
然而,通常我會再加入一個很重要、卻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
在與前述那位爸爸的談話中,談到孩子的獨立,我問爸爸:
「孩子年幼時,當他一個人獨處,他都怎麼運用他的時間?」
「說真的,我還真想不起來。」爸爸很努力的想了約30秒,擠出這個答案。「不過,小時候不是都看電視長大的嗎?上了小學後,就一路安親班、才藝班,國中以後就都補習啦…就跟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啊!」
我微微笑了笑,問:「如果從小時間就被排滿,孩子要用什麼機會練習安排自己的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有什麼時刻可以練習與自己獨處?」
越能與自己同在,心理復原越快
醫學上有個詞,叫做「預後狀況」,指的是在疾病發生、接受治療後,疾病的病程發展與結果。
在諮商實務上,也同樣適用:當生活出現阻礙,在開始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後,心理適應的發展狀況。
於是,有些諮商師觀察到了一個值得玩味兒的現象:
一個人在走進諮商室之前,如果原先越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並且越能獨處、與自己同在,在「心理復原」上也通常越能早日回到生活的常軌。
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有多好用、多有利於心理適應與發展。
因為,事實上大多數人(包括諮商心理專業人員自己亦難以完全免疫)在生命中的某些片刻,或多或少都會遭逢心理困頓與阻礙;所以我們不怕受傷,只怕受傷後不知道該怎麼陪伴自己走復原的路。
我們時時刻刻跟自己在一起:開心的時候在一起、榮耀的時候在一起,這些正向情緒的確很滋養,當下跟自己同在的感覺很棒、很輕鬆,最好多多益善、持續久一點,也幾乎每個人都做得到「與正向的自己相處」,它幾乎是種本能。
然而,當我們看見「傷心」、「沮喪」、甚至是「憤怒」的自己,是否也有能力靠近自己、願意與自己同在?「與負向的自己相處」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需要父母引導、從小開始練習的能力。
就像前面文中提到的孩子,或許他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在課業中挫敗的自己,但是選擇了用逃避的模式來因應。因為,自小沒人教他:如何與負向的自己相處?
幫孩子發展「與自己相處」能力
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很感謝她自己有個很愛看書的老爸。
童年時期的她,每次只要她心情不好,爸爸雖然什麼都不問,但會牽著她的手走去附近的書店,告訴她:我陪妳在這邊看書,直到妳心情好了、告訴我,我們才回家。
她說:小時候大多數的事她已經忘光,但唯獨這件事,在她生命中烙下很深刻的記憶,讓她現在不只很愛閱讀,而且在自己心理狀態不佳時,就會把自己埋進書堆,跟自己好好處上一小段時間,重新檢視自己的情緒、找迴力量。
這是她們家的獨特方式,而每個家庭的教養,互動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親愛的爸媽:那你們家的呢?你想到你的孩子最適合的方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