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胃是人體的加油站,人體需要的能量都來源於胃的攝取,
但很少有人清楚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胃是人體的第二張臉。
胃的功能主要是暫時貯存,研磨消化,排空各種食物等。
雖然你看不見你的胃,但它每時每刻都反映著你的情緒變化。
一旦胃病發作,使用以下的方法都會使你渡過難關。
1、飲食療法
“少食多餐,盡量清淡;飯前喝湯,飯後坐享。”兩句是醫生對患者的基本要求,是有利於胃自我康復的一般方法。飯前喝湯的意義在於:清洗胃部殘渣,疏通、潤滑上消化道,起到護胃、健胃的作用,並具有一定開胃增進食慾的功效。
如果是飯中、飯後喝湯,一來湯會佔據胃容,形成假性脹飽感;二來還可稀釋胃酸,造成消化不良的後果。而飯後也不宜立即進行運動,有胃病者飯後很容易產生飽脹不適感,如再加上運動,不良感覺可能加重。
胃病急性發作時最好用清流質飲食,如米湯、杏仁茶、清湯、淡茶水、藕粉、薄麵湯、去皮紅棗湯,應以鹹食為主,待病情緩解後,可逐步過渡到少渣半流食,盡量少用產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2、心理療法
心理的異常可導致胃病發作,而胃病也可以影響人的心情,甚至還愛發脾氣。心身醫學是新興的一個學科,認為機體疾病與人的心理異常緊密相關,尤其是心理與腸胃像孿生兄弟一樣形影不離互相作用,可以形成惡性循環。應當特別注重自己的心情,努力保持積極、樂觀、進取的精神狀態。
如遇到糾紛、麻煩等,都盡力大度。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健康主要來源於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要積極攝取心理、醫學知識,避免因為無知造成的對各種不適症狀的莫名恐懼。同時還積極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看看輕鬆幽默的雜誌、聽聽流行音樂、寫寫文章等,盡量使生活過得愉快而充滿意義。
胃病往往跟飲食和情緒有關。相對而言,飲食好調節,情緒卻不太容易控制。往往心情鬱悶,甚至常常“氣得吃不下飯”,中醫卻認為“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強裝微笑掩飾,但是胃腸不會作假,它會噁心,會痛,會給我們“顏色”看看,它是人的第二張臉。
所以,快樂與否有時不取決於富足的程度,而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人生短暫,與其鬱悶地活著,不如快樂地活著。你笑了、快樂了,你的胃就會“笑”了!
3、唾液療法
胃酸多、肚子脹、胃疼痛、消化不良、胃痙攣。唾液裡含有消化酶,可治療各種胃病,還可能殺癌細胞,但必須堅持經常利用,否則無效。每天用舌尖頂上牙齦或攪拌口腔夠一口就嚥下去,每天必須咽5-6次、每次咽5-6口唾液。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呵護胃病的良方就是靠“養”,日常的工作生活方式好,注意了,警惕了,對於這些知識學習並應用了,你就學會了做自己身體的保護神!
供稿:北京東城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