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每當被問這個問題時,才發現,有時候朝著最好的方向去前進,最後卻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菜根譚》裡說:“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人生的快樂最終還是根植於內心,所以我們要懂得取悅自己。
所謂取悅,就是要接納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專注於自己的成長,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真正的強大,是敢於正視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人不但不敢正視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還在內心將它放大,給自己造成一種恐懼感。
世界上很多東西都不完美,但並不影響它自身的魅力,如果過於糾結,我們會失去更多美好的東西。
以前,有個富翁特別有錢,凡事都追求完美,總認為會有更好的選擇。
有一天,他生病了,扁桃體發炎,本來只是一個小病,任何診所都能治好,可是他卻一定要找一個最好的醫師。
於是,他四處去尋醫。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人都告訴他,當地有名的醫師是誰,可是他見過後都不滿意,認為還有更完美的等著他。
當他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尋醫時,病情已經嚴重惡化了,這時整個村莊一個醫師都沒有。
最後富豪就這樣丟掉了他的性命。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不也這樣嗎?
覺得自己的不完美會影響自己一生,每天都在糾結為什麼自己就是這麼無能,導致自己對生活、工作都沒有信心。
與其將自己的不完美隱藏起來,每天活得疲憊不堪,不如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這是是一種解脫,也是獲得快樂最簡單的方式。
法國作家法朗士說過:“我能接受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質。”
我們的不完美只是生命的小部分,沒有必要過多地在意,它們並不能多我們造成任何的威脅。
生活實質就是我們無論好壞都要去接受,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更要接受自己的不足與不好,與自己和解,並告訴自己:
即使我們不完美但不妨礙我們積極生活,自信面對任何挑戰。
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更開心,更自在一些。
2.不和別人的比較
“比較”這個詞好像從出生就開始伴隨我們了,比身高、比體重、比成績、比工資……無數的比較環繞著我們,甚至左右著我們。
有人說,不和別人比較是在安於現狀,不敢面對別人的挑戰,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可是我們每天活在比較中又會開心嗎?
有一個著名的學者,他對自己的才華十分自信。
一天,他受到一個大師的邀請參加一個學術聚會,和大師談話後,他覺得自己的才華在大師面前簡直微不足道,頓時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大師聽說了這件事,便領他來到一間屋子後面,指著一顆挺拔的樹說:
“這棵樹高大、枝葉茂密,而它旁邊的樹矮小,卻能一直相安無事生長在我房屋後面。為什麼那棵小樹不去問大樹說'為什麼我在你面前那麼矮小'呢? ”
學者回答道:“因為小樹不和大樹比較呀!”
大師點了點頭說:“那你現在就已經知道了答案了呀!”
有句話說:“人生之累,累在心,心之累,一半源於生存,一半來自攀比。”
本來生活就累,如果還去和別人比較,只會讓自己更加地累。
西蘭帕說過:“所有的勝利第一條件,是要戰勝自己。”
面對一個難題時,別去想別人為什麼能又快又好地解決,而自己卻那麼笨……
與其與別人比較,還不如先戰勝自己,不斷去提升自己,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工作。
不和別人比較,並不等於安於現狀,而是為了更加專注於自己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只有這樣才能熱愛我們的生活、家庭和生命。
3.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林語堂說過:“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就不要想做別人。”
做自己,不去模仿別人,不去按別人的意願去生活,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只要自己幸福、快樂就足夠了。
讀者小橋先前鬱鬱寡歡,可最近感覺又她變得活力十足了。
開玩笑地問她是不是中大獎了,她搖了搖頭說道:“現在我可以做自己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
之前的她很優秀,有著穩定又清閒的工作,親人健康,家庭和睦。
可那樣的她經常和我吐槽她那無趣的生活,看似安逸的生活,實則膩透了,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一樣毫無波瀾。
從小到大她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讀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在哪工作生活……
但這些都不是她自己做主的,所以過得很不開心。
前段時間她和父母坦白,想要做喜歡的事,過想要的生活。
於是她一個人去了一次旅遊,回來之後換了一份自己想做的工作,現在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巴菲特說過:“哲學家們告訴我們,做我們所喜歡的,然後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一個人如果一生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他的一生也不會有很好的成績;
相反,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他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我們都聽說過“邯鄲學步”和“東施效顰”的故事,兩者皆貽笑大方。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喜歡去複制別人的幸福生活,不管是否有用,好像照搬別人的模式我們就會成功一樣。
用別人的方式去過自己的人生,就是在將人生交給別人主宰。
可以去參考別人的意見和做法,但人生的決定權還是需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要想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就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頓悟的早晚;
生命不是用來驗證別人的對與錯的,而是要去實踐我們自己的精彩。
作家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要過有趣的人生,就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與別人做比較,從而專注於內心的意願,取悅自己。
如果你現在過得不開心、不如意,不妨嘗試一下按自己的意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