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在哪裡?當家長們羨慕富裕家庭裡的孩子能有更好的資源時,別忘了這種塑造孩子大腦的最好方法,遠比昂貴的早教班、補品值得多。
上個世紀,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展開了一次著名的調查。
他們用數年的時間,跟踪調查了42個家庭,特別是記錄親子之間的對話。
最後發現,到四歲時,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與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多聽到3000萬個單詞。
調查結束時,他們還測試了孩子們的智商,富裕家庭孩子的平均智商是117,而貧困家庭孩子的則是79。
等到孩子們10歲時,調查者做了一次回訪,發現富裕家庭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更好。
因此,這“3000萬單詞的差距”,成了貧富兒童之間差距的代表,為了填補它,美國的家長們開始給孩子更多的早期教育,給孩子讀更多書,上早教班等。
但這“3000萬單詞”是怎麼起作用的呢?
有學學者認為,這能使孩子早期的詞彙量更豐富,在學校表現更好,容易受到老師表揚,形成“馬太效應”,使成績更好了。
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最近一項研究揭開了這一差距背後的秘密: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單詞的數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
麻省理工等大學的學者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在孩子聽故事的時候掃描了孩子的大腦,並回顧了孩子在家時和父母交流的錄音。
結果發現,孩子和父母交流地越多,孩子大腦中和語言相關的區域就越靈活,意味著這樣的孩子,語言能力和大腦反應速度都會更好。
這一點和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無關,就算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談話較少的情況下,語言能力和大腦反應也都比較差。
另外研究還發現,大腦的靈活程度,和孩子聽到了多少單詞沒有關係,但是它和對話的輪次息息相關。
與父母對話的輪次越多,孩子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就越好。
發表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為什麼父母和孩子對話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呢?
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他們會從身邊熟悉的、能得到安全感的人身上進行學習,特別是學習語言、認知等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就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老師。
當父母和孩子們說話時,就算只用一些簡單的詞語,但也會夾帶一些言語之外的信息,比如肢體動作語言、反應能力,以及社交相關的信息。
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發展他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簡單的推理能力。
和孩子對話,怎麼樣才能有效?
因此,當我們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優秀時,除了早教班、補習班、營養品,更好的方法是多和孩子交流,用談話的方式和孩子互動,這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更有益處。
具體該怎麼做呢?研究人員也提到,對話的輪次也很重要,輪次越多,孩子的表現越好。
所以在對話時,決不能是父母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說,把孩子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聽眾;
更重要的是,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話,在他們思考時等待,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去引導孩子。
比如,當孩子在問你問題的時候,如何引導孩子去思考也很重要,這裡給出一個場景:
孩子:媽媽,小花是怎麼長出來的呢?
媽媽:你記得咱們家陽台上的蔥嗎?(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拋出問題,讓孩子回憶)
孩子:記得,媽媽買了蔥籽兒,埋在土裡,後來長出蔥啦。
媽媽:所以呀,你看,蔥是從土里長出來的,小花也是從土里長出來的。(進行類比)
孩子:那小花也是蔥籽兒長出來的嗎?
媽媽:不是呀,蔥籽兒發芽,長出的就是蔥,如果你想土里長出小花,需要什麼呢?(讓孩子去思考)
孩子:我明白了!要小花的種子,才能長出小花!
……
像這樣,在交談中給孩子提供思考的線索,不斷啟發孩子,讓他了解學習;
同時,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和他進行多輪次的對話,甚至發散開來;這些對孩子的大腦都很有好處。
打個比方,親子間好的對話,就像是和孩子打羽毛球,家長要接住孩子打過來的球,還要打回去,多打幾個回合,孩子才能有所提高。
當家長們羨慕富裕家庭裡的孩子能在教育有更多資源,能去各種輔導班、外教班,甚至是國外的夏令營時;
也別忘了,家長作為孩子最初的老師,可以用對話互動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大腦。
這是任何一個家長都能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些細節之中,家長們用耐心去對待和孩子的每一次對話,獲得的回報一定會遠超那些昂貴的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