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籍是人類文明智慧最主要的載體,是我們的智慧之源。在書中遨遊,學習全人類的智慧與才華,汲取營養,豐富文化積澱,發展思維,提升智慧,從而改變自己生命的厚度、寬度與亮度。只要我們與書為友,要把閱讀視作一種習慣,一種愉悅,一種享受,那麼常讀心常清,常讀心向善,常讀心向上。
熱愛讀書,也要會讀書。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
一個人沒有掌握方法卻埋頭苦讀,結果事倍功半。
因此讀書有道。善讀會讀之人才會真正品味書香的味道。
讀書,須讀經典。讀書不在多,在精。讀一些經典性的作品,汲取精華,砥礪精神。經典經過歲月淘洗,千錘百煉,積澱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內涵,雖然年代已久,卻總能常讀常新。常讀會被深邃的思想,豐富的內容,高尚的品格所折服。常讀才會真正體會到“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深刻寓意。正如卡爾維諾所說:“通過閱讀經典,我們感到它們遠比傳聞中所想像的更新鮮,更出乎意料,更不可思議。”
讀書,須慢慢品味。眼下的我們,閱讀的途徑與方式豐富多樣,手機、網絡、電子閱讀器等十分便捷,可以隨機閱讀,並獲取大量的信息,但這是一種淺閱讀,要進入深閱讀狀態,還是紙質為佳。讀書則須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讀,取法乎上,探驪得珠。
慢慢品味,恍若故友重逢,心靈產生共鳴;
慢慢品味,彷彿與高尚的心靈對話,聆聽智者的教誨;
慢慢品味,書香會悠悠地浸潤我們的靈魂,陶冶我們的性情,提升我們的素養。
讀書,須認真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一味地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表象所迷惑而不得其解。我思故我在,且讀且思是讀書的好方法。思考才使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思考出智慧,思考出效率,思考出靈感。在閱讀中思考、反思、提煉,以思促讀,以讀促思,循環往復,不斷提高。伏爾泰說過:“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讀書,須做好筆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積累資料,特別是能夠加深理解,透徹把握書中精髓。這是讀書人的一種好習慣,好傳統。用筆記下古人聖賢的經典言辭和精闢教誨,或記下如潮般浪漫激情的詩句,或記下如大海般深邃富有哲理的語段……讀讀記記,以便今後翻一翻,看一看,不僅可加深記憶,而且可“溫故而知新”。
讀書有道。在書香瀰漫的人生歲月,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讓有限的時間欣賞無限的生命美景,讓我們的生命浸潤清風明月,更加豐富與智慧,充實與從容。與書相伴,讀書有道,就會使自己成為精神世界的崇高者。
古往今來,不論是世家貴冑,還是貧寒人家,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弟好好讀書,將來能奔個前程。為此,古代文人寫下了不少勸讀、勸學的詩句。
那麼,古代文人,是如何勸人讀書的呢?
古人深知時間的寶貴,諄諄勸導人們一定不要空擲歲月,要集中精力,努力讀書。晉時陶淵明反復強調:“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在《勸學》一詩中,激勵著一代代學人: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詩人孟郊也說:“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青春易老,只有沉浸於讀書的人方知時間的寶貴。
至於讀書的作用,宋皇帝趙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句,“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人若要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字裡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成長不可無書,成功不可無知。一個人要想出人頭地,要想娶得賢妻美女,要想住高樓“開寶馬”,讀書就是一條絕佳出路。
當然,對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來說,讀書的目的不在尋求什麼“黃金屋”、“千鍾粟”與“顏如玉”,讀書自然不是一件需錐刺股、頭懸樑的苦差,而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一冊好書,往往濃縮了作者一生的全部情感體驗與思想洞見。所以,宋代詩人尤袤說,“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明朝宰相于謙更是把讀書看作“樂”事,他認為讀書能使靈魂得以淨化,“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書人心境,歷歷可見。
清代學者梁章鉅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於士大夫之林。”意思是,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出的內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正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仍然“不改其樂”;王勃落魄時高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董傳身處貧窮,卻“囊空不辦尋春馬”,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追求著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許,這就是讀書的至高境界。
現代社會,書是智慧之門的鑰匙,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時代的生命,書是致富的信息,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所以,讀書吧,從現在開始。
讀書之“見”讀書的關鍵,並非在於你能說出多少種意義,而在於你以怎樣的姿態去讀,你投入了多少,又收穫了多少。依我之見,讀書得有“見”,亦即每個人要通過讀書,擁有屬於自我的知識與智慧、眼光與胸懷,否則,讀再多的書充其量亦不過是“兩腳書櫃”而已。
讀書之要,首先在於增長“識見”。“識見”,即知識與見聞。一個人的知識和見聞,有些可以通過口耳相傳獲得,但極其有限,主要的途徑靠讀書。唯有讀書,才能縮短時空,溝通古今,將古人和今人留下的知識和見聞轉換為每個讀書人自我的知識和見聞。有鑑於知識更新的速度極快,我們必須做到勤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尤其在當今碎片化信息高度發達的時候,在微博、微信、網頁、濃縮的文摘等信息隨時隨地都可及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忽視以至放棄讀書。畢竟,碎片化的讀書替代不了系統化的讀書,所謂的“新潮”書、“暢銷”書永遠替代不了經典書。與此同時,我們要盡可能地擴大讀書的範圍,不僅要讀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而且要讀專業以外的書;既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人文科學方面的書。提倡越界而讀,書讀多了、讀雜了,一個人的知識與見聞的視野自然開闊了。
讀書得有自己的“主見”。也就是說,讀書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後塵,將自己禁錮在作者夯築的知識、情感、思想的圍牆裡。記得哲人說過:讀書時不可存有己見,讀書後不可喪失己見。讀書,我們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讀懂弄通,進入書的深層邃境,靠近其核心、本質與靈魂,觸摸到作者的心靈輪廓。在此基礎上,我們須“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讀者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聯繫自己的實際反躬自求而不隨意遷就,才能有自己的見地。這般讀書,也才有意義。
讀書亦須有“灼見”。“灼見”,是一種透徹的見解,或者說是一種獨到的見解。讀書中,讀者有主見固然重要,但若能用新眼光觀察問題、從新角度提出問題、用新思路分析問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這不僅利於消化讀書內容,更利於培養自我的創造性思維。因為讀書境界的提高,表現在“讀書將以窮理”,“窮理”就是追求真理,勇於創新、敢於懷疑。學者陳平原從小就背誦《明日歌》。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這首明代畫家兼篆刻家文嘉的《今日歌》改寫而成的《明日歌》,他至今都能做到開口道來。但對此歌“據說乃明代狀元錢福(1461—1504)所撰”,他不免有點懷疑。懷疑這原本就是諧謔體的民間歌謠,在流傳過程中,為增強說服力與可信度,便靠上了一位名人。雖說,陳平原的懷疑亦只是一種說法,但有理有據的推論,對於幫助我們養成“在讀書中質疑、在質疑中讀書”的良好習慣,不無裨益。
讀書還得有“預見”。一本書,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書好文章,往往總是對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其中亦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樂,甚至提倡什麼、反對什麼。讀者不僅要把握作者的傾向,更要透過作者的表達舉一反三去發現由此帶來的有益的思想激盪、觀念交鋒,並預見其作用軌跡。想起鄉賢王充,其《論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場上抨擊時代弊端,不必說作為異端邪說其時根本不可能出版,對出身細族孤門的王充又談何容易。可就在《論衡》成書的150餘年後,東漢大知識分子蔡邕,為躲避宦官的迫害,“亡命江海,遠踪吳會”,便有了結識《論衡》的機會。避險中的蔡邕,自更能理解《論衡》對於社會弊端的批判,尤其當其重獲自由後攜此孤本回到京師,與知識文化精英交談中頻頻傳布王充的見解,他便成了《論衡》的傳播者。與其說,是蔡邕發現和傳播了《論衡》,倒不如說,是蔡邕的才識和人生閱歷令他從《論衡》的字裡行間發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光芒,並預見到其改造和推動社會的力量。讀書,既成就作者亦同時成就讀者乃至成就社會,當是預見之功。
讀書的過程,是一個主觀能動、富於創造性、增“見”長“識”的過程,只有掌握了讀書的要訣,我們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尋找桃源夢境,並在每一轉折之間碰逢豁然開朗的意韻,找尋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